【聚焦州运会】州运会蹴球开赛 对撞“一‘蹴’即发”
兴隆街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向帮扶单位请示汇报,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促成了15万元重安城区路灯维修亮化工程的资金筹措和工程的实施。8月10日,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项目在黄平县且兰高级中学开赛。来自全州各县(市)11个代表队的运动员齐聚赛场,在激烈角逐中展现这项传统运动的独特魅力。
赛场上,蹴球比赛正酣,裁判员播报声音此起彼伏。尽管这项运动没有激烈的身体对抗,运动员们却在方寸之间展开着智慧的较量。他们手持对线图,出脚前凝神观察,后倾身体精准瞄准,用脚掌稳稳 “蹴”出球体,让球顺着脚底向前滚动。根据所蹴之球碰击本方或对方球的不同情况,现场会实时计算得分,紧张的氛围弥漫全场。在首轮单人蹴球比赛中,剑河县运动员张龙发表现抢眼,成功拔得头筹。
张龙发坦言,“刚才第一场比赛能顺利拿下,说实话过程中我心里还挺紧张的,毕竟对手实力确实不弱。我也清楚自己还有不少不足,作为只集训了20多天的新手,能赢下这场真的特别开心。不过接下来还得再胜一场才能晋级,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去拼,争取为县里多挣份荣誉。”
蹴球源自满族、回族等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技巧与策略的完美融合。比赛在平整场地上进行,双方队员用脚掌击打特制球体,通过撞击或压制对手的球获取分数。它的规则类似台球,却更富民族特色,既讲究精准的控球技巧,又需要默契的战术配合,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2008 年,蹴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名片。
“总体来看,这一届运动员的整体实力比前几届有明显提升。” 裁判长胡玉兰介绍,“赛场上既有参加过三四届赛事的老队员压阵,也有不断涌现的新面孔,后备力量正在稳步培养。希望通过每一届运动会的推动,让蹴球项目在黔东南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据悉,本届运动会蹴球项目分为男子单蹴、女子单蹴、双蹴混合等组别,采用循环赛和淘汰赛制。全部赛程将持续6天,于8月15日圆满落幕。
作者 | 张龙 彭贵洋 潘柄戎编辑 | 吴森楠一审 | 黄锡花二审 | 吴胜军三审 | 杨宇